最近的一条有意思的新闻是: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,要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,让修鞋、配钥匙等“小修小补”有序规范回归百姓生活。
说这条新闻有意思,是确实有意思,意思就在回归上。
本来,在任何一个社会,在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中,这都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,都是正常需求中的一种。以我个人为例,虽然我不缺鞋穿,但真正喜欢穿的就那么一两双。我曾经有过一双耐克鞋,穿起来非常舒服,也是我最爱穿的。但后来,后跟的地方有点开裂,找修鞋的地方找不到;跑了几个专卖店,也没有同款的;拍个照片在网店上找,几个星期不发货,一问,也是没货了。最后,只能自己在网上买点胶水,自己修。记得当时我还在朋友群里发过照片。
我的意思是说,需要小修小补的事情,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碰到。不完全是钱的问题,是生活方便的问题。所以,这个关于小修小补的消息一出来,网上就是一片这样的欢呼:修鞋、配钥匙将逐渐回归百姓生活,网友直呼:太好了!
我说有意思,就是有意思在这里。本来是大家都很需要的一件事情,本来是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的生活组成部分,现在却需要由一个堂堂的国家部委来郑重其事的地宣布回归,而且大家还仿佛碰到了一件喜情般的欢呼。其实,这时候真正要问的是,本来应该正常存在的这种小修小补,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的?
其实,原因也是不难找到的,这就是办公室指挥市场。在办公室里,官员们喝着茶水,学习着各种文件,脑子里就开始幻想着各种美好的事情:什么什么地方想起来就让人不舒服,应该整顿;什么什么东西有碍观瞻,应该加以取缔;什么什么东西会造成什么影响,应该加以制止。于是,各种各样初衷良好的政策措施就纷纷出台了。
其实,我们每个人,包括我自己在内,都难免在某个方面有些不大不小的洁癖,或者是有些不切实际的美好想象。但问题是,办公室里的人和我们不一样。
我们普通人想想就是了,但办公室里的人不一样,他们有权力,有想法就可能付诸实施,而实施之后,想象的直接结果是实现了,但进一步的结果,可能完全出乎意料。比如,焚烧秸秆。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做的,不但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,而且可以减少病虫害。但也确实会造成空气污染。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,人们也在不断尝试。
但办公室里的人,其想法的环节没有这么长。他们能想到的,只是不焚烧秸秆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而这种做法对土壤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对病虫害的流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能不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处理方式,则超出他们考虑的范围,或者根本就不是他们部门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。再进一步说,这样的监管如果还能产生罚款的经济效益,做起来动力就更大了。
从被消失到回归,这其实就是一个折腾的过程。要避免这样的折腾,只要我们心里装着三个东西就行:一个是常识与经验,把世世代代人们都这样做的事情彻底改变,要有周密的考虑,要有试点的过程;一个是市场,不能用办公室指挥市场,因为市场反映某些自然的需求;一个是民众,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。有了这三条,我们犯错误的几率就会小一些。
赞(135)